
四季更迭,养生之道亦随之而变。随着气温渐升,我们即将迎来炎热的夏季。此时,很多人或许会疑惑,天气热还要养阳?其实,这背后大有学问。
夏天看着阳气旺,但身体消耗也很大。如果不趁机补一补、养一养,等秋天冬天来了,拿什么御寒呢?尤其是本身阳气就虚的人,可得把这机会牢牢抓住,好好调理调理。
阳气不足的人,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特别怕冷,手脚总是冰凉的。如果连胳膊肘、膝盖以下都是冷的,还总觉得腰腿没劲儿,膝盖、后腰又酸又软、还发凉发疼,那说明虚寒的情况更严重了,阳气缺得更多了。
像这种情况,可以用六合散,这个方子源于清代医家孟文瑞的《春脚集》。它的组成是这样的。
六合散:肉苁蓉9克,巴戟天9克,小茴香9克,破故纸9克,杜仲9克,大青盐9克。
肉苁蓉长在沙漠里,天天被大太阳暴晒,所以它的阳气特别足。一般补阳气的药材都比较干燥,但肉苁蓉却非常滋润,因为它既能扛住沙漠的酷热,又能耐得住干旱,自身含水量可不低,所以拿它补身体属于温补,不会让人上火,也不会觉得燥热。
古人早就把肉苁蓉研究透了,说它 “温而不热,补而不峻,暖而不燥,滑而不腻”,跟它名字里“苁蓉” 两字非常契合。
巴戟天也是补阳气的药材,名字听着硬邦邦的,感觉霸气十足,可实际上这药材质地非常柔润。
别被 “破故纸” 这名字忽悠了,它可不是废纸,其实是一种果实,学名叫补骨脂。要说补骨脂有啥用?那可太厉害了,专门打通命门,暖丹田。
尤其妙的是,把补骨脂和小茴香配在一起。小茴香辛温,散寒一绝,闻着香还能帮着疏通气血,对暖小肚子特别在行。补骨脂从后腰、后背把身体暖起来,小茴香从小肚子发力,一前一后配合,就跟打配合战似的天衣无缝。
杜仲在补阳的药材里止痛效果一绝,而且专门 “管” 腰膝,吃上它腰腿立马有劲,又能强腰又能止痛。民间还有这样一句顺口溜:“腰杆痛,吃杜仲”,一听就知道这药的功效。
古书里也没少夸它,《本草汇言》:“凡下焦之虚,非杜仲不补;足胫之酸,非杜仲不去;腰膝之疼,非杜仲不除。”
最后再加上大青盐,它是药引子,像“领航员”一样带着其他药材的功效直抵下焦,下焦可是身体阳气的 “老窝” 。
这个药方可太绝了,用的是 “补火生土” 的法子,既能补好肾,又能养好脾,两边一块儿发力,阳气打从下焦的肾里生发,再靠中焦的脾胃补充能量。只要把脾肾的阳气养足了,全身阳气自然跟着旺起来。而且方子里的药材,大多既能当药用又能当食材,像平时总觉得阳气不够,腰腿发凉、酸痛,浑身没劲,特别怕冷,手脚冰冰凉的人,用这个方子调理再合适不过了!
可以煮汤喝,先煎前五味,去掉药渣,冲大青盐,分2次服用。也可以做散剂,把以上中药打成粉,每次服用6克,温水送服,一天2次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